
2024年6月11日,东莞理工学院顶尖人才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荣休教授黄焕忠应邀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作了题为“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实现碳能循环的潜力与发展”的专场学术报告。

黄教授围绕生物质废弃物燃料化、生物质肥料化、生物聚合物、热化学转化技术这四个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问交流环节,黄焕忠教授与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就前沿科学研究进行了热烈交流,拓展了生物质固体废弃物低成本、高价值的多维资源化利用视野。

6月13日上午,黄焕忠教授参加了中欧Econutri项目团队、北京市设施蔬菜残体减量岗位专家团队的进展技术交流会。 交流会的上半场围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题展开,各博士生就相关课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许钊介绍了好氧堆肥在去除黄瓜病残株中病原菌及抑病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安琪分享了食物垃圾堆肥各阶段对污染气体减排的研究进展。王显的研究揭示了沼液和芽孢杆菌复配在促进黄瓜生长及抑制病害方面的潜在价值。王子豪的研究结合了生物质糖高值转化和低能耗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周林作了改性生物炭衍生的溶解性有机物与重金属镉的结合特征的研究报告,探讨了改性生物炭在环境修复中对重金属镉的吸附特性。

交流会的下半场围绕“污染减排”主题展开,博士生雷吉琳探讨了DMPP对玉米氮素吸收和根际微生物机制的影响,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魏露露介绍了不同碳源对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对改良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冉洪芋揭示了土壤-有机物料微域内理化性质梯度分布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中山大学尹俊慧博士介绍了真菌反硝化作用对酸性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调控机制,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新思路。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堃副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清教授、赵新教授、李彦明副教授、常瑞雪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后尹俊慧,以及许钊、王安琪、王显、王子豪和周林等博士生参与了交流讨论。此次学术讨论会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领域研究的深入合作与发展。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eChat: https://mp.weixin.qq.com/s/7tXUdFM8-PuAWASzMMoVdw